食品包装密封性测试仪执行GB/T 15171标准的操作要点
发布日期:2025-10-28 16:10浏览次数:
在食品工业中,包装不仅是产品的“外衣”,更是保障食品安全、延长货架期、防止污染的第一道防线。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,以及国家对包装质量监管的不断加强,GB/T 15171—2025《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》(以下简称“新标准”)的发布,为食品包装密封性检测提供了科学、规范的技术依据。本文将围绕该标准,结合山东泉科瑞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的MFY-01负压密封试验仪,系统梳理食品包装密封性测试的操作要点,助力企业高效合规地开展质量控制。
一、标准核心:水下气泡法(负压法)是主流检测手段
GB/T 15171—2025明确将水下气泡法(方法A)作为软包装密封性检测的核心方法之一,尤其适用于液体、半固体食品包装(如酱料袋、果汁包、真空熟食袋等)。其原理是:将试样完全浸入水中,通过抽真空形成内外压差,若包装存在泄漏,内部气体会逸出形成连续气泡,从而直观判定密封缺陷。
注意:单个孤立气泡不视为泄漏;外包装附属部件(如拉链、标签)产生的气泡也不计入。
二、执行GB/T 15171的关键操作要点
1. 试样准备规范
-
试样应为实际或模拟内容物填充的完整包装,无裂口、未封口等明显缺陷;
-
每组测试不少于3件,以确保统计可靠性;
-
试样顶部距水面≥25 mm,确保观察无死角。
2. 真空参数设置合理
-
真空度范围:通常设定在 -30 kPa 至 -90 kPa 之间;
-
抽真空时间:30~60秒内达到目标值;
-
保压时间:标准推荐 30秒,特殊产品可延长至60秒;
-
真空精度要求:仪器真空表准确度不低于1级。
3. 测试环境控制
-
室温环境(15~30℃),避免温湿度剧烈波动;
-
使用清洁透明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,减少水中气泡干扰;
-
测试前需对水进行“预除气”处理(抽真空1~2次),排除溶解气体影响。
4. 结果判定严谨
-
合格标准:无连续气泡产生,且开封后无试验用水渗入;
-
若3个试样中有2个及以上不合格,直接判为不合格;
-
若仅1个不合格,需重新取样3件复测,全部合格方可通过。

三、泉科瑞达MFY-01精准适配GB/T 15171的智能检测利器
在众多密封性测试设备中,泉科瑞达MFY-01负压密封试验仪凭借其高精度、智能化和行业适配性,成为食品企业执行新标准的理想选择。
✅ 核心技术优势:
-
高精度真空系统:真空度范围 0 ~ -92 kPa,分辨率 0.01 kPa,完全覆盖GB/T 15171要求的-30 ~ -90 kPa区间;
-
自动恒压补气功能:在保压阶段实时补偿压力波动,避免因真空衰减导致误判;
-
一键式操作流程:自动完成“抽真空→保压→泄压→反吹卸载”,简化人工干预,提升测试一致性;
-
GMP合规设计:支持电子签名、测试参数自动记录、数据导出,满足食品企业质量追溯与审计需求;
-
多尺寸真空室可选:适配小袋装果冻、大规格真空火腿等不同规格食品包装。
四、结语
GB/T 15171—2025的实施,标志着我国食品包装密封检测迈入高精度、可量化、可追溯的新阶段。企业不仅需要理解标准条款,更需配备符合标准要求的检测设备。泉科瑞达MFY-01负压密封试验仪以其对新标准的深度适配、稳定可靠的性能和智能化的数据管理,为食品企业提供从研发、生产到出厂的全流程密封质量保障。